Zhongneng Longx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., Ltd
咨询热线
139-2180-1066
打桩是建筑基础施工中的关键环节,通过将桩体(如钢筋混凝土桩、钢桩、木桩等)打入或压入地下,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至深层稳定土层或岩层,确保结构安全与稳定。
打桩的核心作用
荷载传递与地基加固
原理:桩体深入地下,将建筑物的重量(竖向荷载)通过桩侧摩擦力或桩端阻力传递至深层土层或岩层,避免浅层软弱土层因承载力不足导致沉降。
案例:高层建筑(如30层以上)的桩基需穿透10-30米厚的软土层,将荷载传递至持力层(如砂岩、花岗岩),单桩承载力可达数千吨。
抗倾覆与抗滑移
作用:桩基通过群桩效应(桩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)提高整体抗侧力能力,抵抗风荷载、地震力或土体滑移导致的倾覆。
数据: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的建筑,桩基需满足水平承载力≥10%竖向承载力,确保地震时结构不发生滑移。
控制沉降与差异沉降
目标:通过均匀布桩和合理设计桩长,将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(如框架结构≤50mm,差异沉降≤0.002L,L为相邻柱距)。
对比:天然地基沉降可能达200-500mm,而桩基沉降可控制在50mm以内,显著提高建筑使用寿命。
适应复杂地质条件
应用:在软土、填海区、岩溶地区等不良地质条件下,桩基可穿透软弱层,确保基础稳定。
案例:广州珠江新城某超高层建筑,桩基穿越30米淤泥层,嵌入中风化岩层,桩长超60米。